(优选)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5篇,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观察和猜想中积累日常生活中对形的感知。
2.能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活动准备:
1.PPT《好饿的小蛇》
2.小蛇图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3.房子图、小树草地背景图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它是谁?
2.这是一条小蛇,是一条好饿的小蛇。
(二) 观察猜测,积累感知。
1.感知圆形
(1)肚子饿的小蛇也想找东西吃,我们来看看小蛇找到了什么?
(2)好饿的小蛇吃了苹果后,肚子变什么样了?为什么?
(3)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圆圆的苹果,肚子就变圆的了。
2.感知三角形
(1)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东西?它的肚子为什么会成三角形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3)小结: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饭团,肚子就变成了三角形。
3.感知正方形
(1)猜猜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好吃?它的肚子为什么会成正方形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3)小结:小蛇吃了正方形的三明治,肚子就变成了正方形。
4. 感知弯弯的形状
(1)猜猜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好吃?它的肚子为什么会变成弯弯的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3)小结:原来有些东西呀,咬掉一些,吃掉一点,就会变成另外一种样子,弯弯的`东西,可能是一根香蕉,也可能是一片咬过的西瓜哦…
(三)操作体验,巩固提升。
1. 观察比较。
(1)出示粘贴在纸板上的小蛇,集体观察比较。
小蛇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从帽子形状不同进行观察。
小结:原来小蛇朋友头上戴的帽子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圆圆的圆形,有的是三角尖尖的三角形,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2. 请一幼儿示范。
(1)请你帮这条小蛇去找一样它喜欢吃的东西好吗?
(2)你的小蛇吃了什么呀?为什么要给它吃一个圆圆的蛋糕呀?
3. 集体操作。
(1)提出要求:帮助小蛇找出和它的帽子一样形状的食物。
(2)幼儿自由操作。
(四)分享交流,积累经验。
1.分享交流:你给小蛇吃的是什么呀?为什么?
2.游戏“送小蛇朋友回家”。
3.小结:小朋友们都帮助小蛇朋友们找到了它喜欢吃的东西,而且圆形帽子小蛇回到了圆形房子里,三角形帽子小蛇回到了三角形的房子里,正方形帽子小蛇也都回到了正方形的房子里。小蛇朋友们好开心哦,它们说:“谢谢小朋友,请小朋友们到我的家里玩玩吧。”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作品中的事情和人物形象。
2、感受作品中小熊和妈妈之间的情感,体会母子的爱和默契感,并体验到亲子间活动的乐趣。
3、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并学习作品中的语言“小熊还在睡觉”、“小熊睡得很好”,增加故事情节。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挂图2幅及磁性教具一套。
2、轻音乐磁带和故事磁带。
3、围兜、小鸟、老鼠、小狗、小熊、小鹿、大象等动物形象教具。
4、请大班幼儿6名、幼儿家长。
活动过程:
一、观看故事表演有大班小朋友及老师合作,大班幼儿分别扮演小熊、小鸟、老鼠、小狗、大象、小鹿等,教师扮熊妈妈。
边放轻音乐边表演故事。
二、提问:并出示磁性教具、边讲述边演示讲至“咚咚!咚咚!大象来了,地都震动了,小熊还睡着”。
1、小熊在干什么?
2、有哪些动物想吵醒小熊?它们发出怎样的声音?(让幼儿学一学小动物发出的声音)想吵醒小熊的.小动物发出的声音由轻到响、连地都震动了,小熊有没有被吵醒?
3、你来帮小动物想想用什么办法来吵醒小熊?
三、待幼儿充分想像后,老师继续朗诵下一手段:
熊妈妈回来了,轻轻朝他说:“小熊醒来吧!”小熊听得很清楚,说:“噢,妈妈!我睡得多香呀!”小熊醒来了!
1、小熊醒了没有?是谁把小熊叫醒的?它是怎么说的?小熊说了什么?
我们一起来做小熊和熊妈妈,老师扮熊妈妈轻轻地说:小熊醒来吧,幼儿扮小熊说:妈妈我睡得多香呀!
2、熊妈妈
是怎样叫的?(轻轻地)为什么熊妈妈不用大声叫,只要轻轻的说一声“小熊醒来吧”“小熊就醒了”(因为他是小熊的妈妈,每个孩子对自己妈妈的声音都是最熟悉的)
四、教师带领幼儿游戏。
请全体幼儿来做熊妈妈、老师做妈妈、重复小熊和妈妈的对话。
请爸爸、妈妈也来参与、老师指定一位妈妈,这位妈妈就要说“小熊醒来吧”小熊听到自己妈妈的声音,睁开眼睛并说“妈妈,我睡得多香呀!”不是自己妈妈的声音,则必须一直闭眼睛。
活动至幼儿的爸爸、妈妈全部说完为止。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由来
小班幼儿对数字还没有什么认识,在学习了数字1、2之后,为了让他们对数字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所以让幼儿接着学习数字3。因此,设计了这一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数字3及其实际意义。
2.能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
3.体验点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毛绒玩具小猫小狗小兔各一只,蛋糕一个、蜡烛三支、气球三个、画书三本、小汽车三辆、数字卡片“3”;蘑菇、鱼、肉骨头卡片若干。
2.经验准备
认识了数字1、2,并对数字3有了初步的感知
活动过程
一、简单谈话,引导幼儿学习点数3个物体。
1.引出小动物。
师:有几只小动物要过生日了,他们是谁呢?他们是小猫、小狗汪汪和小兔乖乖。(依次出示小猫、小狗、小兔,在桌上摆成一排。)
师:现在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数一数有几个小动物过生日?(伸出右手食指从左向右点数并说出总数"3”,再分组个别点数。)
2.出示蛋糕引导幼儿学习点数。
师:小动物们要过生日了,老师送他们一个大蛋糕,这三只小动物过的是三岁生日,他们要插几只生日蜡烛?(出示三根蜡烛边插边数,一根、两根、三根,共有三根蜡烛。然后,分组个别点数并说出总数。)
3.出示朋友送来的礼物,学习点数。
师:三只小动物过生日,他们的朋友也送来了礼物。(依次出示朋友送的礼物,边出示边数)这是大象送的三只气球,一只、两只、三只;三辆小汽车是小鸭子送的,一辆、两辆、三辆;长颈鹿送来三本好看的画书,一本、两本、三本。(分组个别点数以上三组礼物,并说出总数。)
二、认识数字3及其实际意义:
1.师:三只小动物、三支蜡烛、三个气球、三辆汽车、三本画书都用数字3
来表示。(出示数字3教幼儿认读几遍,启发幼儿3像耳朵听声音。)
2.发散思维,3还能表示什么?
幼:三个苹果、三架飞机??
小结:小朋友回答的很好所有是三个的物体都用数字3表示,3能表示所有三个的物体。
三、幼儿操作送礼物
师:小动物过生日小朋友想不想送给他们礼物?小猫爱吃鱼,小狗爱吃有骨头,小兔爱吃蘑菇,请你们从桌子上的筐里取出三条小鱼送给小猫,三根肉骨头送给小狗,三个蘑菇送小兔。(幼儿送礼物,老师检查并及时纠正。)
活动评价
活动刚开始谈话导入,小动物来我们班过生日,孩子们的.目光就全被我吸引了。接下来的活动就容易开展了。孩子们知道来了三只小动物,在观察的情境中对3有了一定的认识。
在鲜艳、丰富的图片中,孩子们兴致浓厚,也愿意主动去探索,主动去参与。但不足的是我在引导的过程中说:“看看这个图片里有什么?”孩子们一听都愣住了,一个个你看我,我看你,我当时没有反应,后来才明白图片选用不当。所以我在想作为老师在教学准备中,我们一定仔细准备好我们每一张ppt,不能给孩子误导了,从而使幼儿的听觉力、注意力、观察力得到了发展。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但基本动作发展较弱,坚持性差,注意力易分散。如何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呢?《纲要》中指出:“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据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标记做相应的身体动作,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2、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点:
观察标记做相应的身体动作,提高肢体的协调性、灵活性。
活动难点:
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垫子身体部位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游戏:《找个朋友碰一碰》导入
二、基本部分
1、出示标记,认识各种身体部位标记。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好玩的东西,看,你觉得这些标记像你身体的`哪里呢?
2、师出示垫子,幼儿观察垫子上的标记并做相应动作。
3、游戏《碰一碰》,幼儿每人拿一块垫子按标记做动作,幼儿互换垫子玩。
师:这些垫子娃娃想和你们玩碰一碰的游戏,现在请你们每人找一个垫子娃娃开始玩游戏。
4、游戏《从头忙到脚》幼儿分组将垫子摆成几条赛道,进行大闯关活动。
三、结束部分
幼儿将垫子娃娃送回家。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操作,发现表面是圆的物体转动的时间比较长。
2、能运用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对比实验,并在活动后陈述自己的发现。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探索的兴趣与欲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5、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蛋壳、各种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玩蛋壳
启发幼儿从中发现问题。
二、幼儿讨论
为什么蛋壳会转?(不一定要得出正确答案)
三、玩一玩,找一找。
1.还有什么会和蛋壳一样转转转?
2.找到会转的物体后找找它会转的秘密。
3.想想为什么有的东西不会转,有的能转不停。
四、引导幼儿小结
蛋壳和圆积木会转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外形都是圆形的。
教学反思:
幼儿在认识了蛋宝宝的外形特征以后,已经有了一定的前知识准备。一定的活动积累,让他们对蛋宝宝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这个活动中,由于活动的材料并不繁多,而且活动目的明确,只要幼儿参与动手,就能找到蛋宝宝和圆积木转动的秘密。幼儿在活动中的情绪很积极,每个人都能动手操作,并讲述自己的发现。科学活动中采用幼儿熟悉的材料,设立简单易完成的探究任务,是比较适合小班小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