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幼儿园小班教案(集合4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流程:
一、音乐游戏。
同幼儿一起感受玩铃鼓的乐趣,在《好吃的食物》乐曲中与铃鼓一起唱歌,跳舞。
二、讲述故事,引发孩子兴趣。
(1)孩子们都喝过什么?怎么喝的?(根据孩子所说适当的学一学)
(2)大狼喜欢喝甜粥,猜猜它会怎么喝?
(3)大狼到底会怎么喝呢?来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4)讲述故事
a、大狼在姥姥家喝粥啊呜啊呜地喝好不好?为什么?(让孩子自己说)
b、学一学大狼在自己家喝粥的'样子(舀一勺喝三口)
c、在幼儿园喝粥的样子(舀一勺喝一口)
三、找图谱。
A、在姥姥家喝粥的样子
B、在自己家喝粥的样子
c、在幼儿园喝粥的样子
四、徒手练习大狼三次喝粥的不同节奏方式。
A、个别幼儿用铃鼓试一试,其他幼儿徒手练习:
(1)端起碗啊呜啊呜喝粥的样子
(2)舀一勺喝三口(难点,着重练习)
(3)舀一勺喝一口
五、鼓励幼儿用铃鼓大胆表现出大狼三种不同的喝粥方式。
(1)端起碗哗啦啦(拍一下,摇铃鼓)
(2)舀一勺,喝三口(拍一下,连续拍三下)
(3)舀一勺,喝一口(拍一下,再拍一下)
六、用铃鼓表现出大狼喝粥的故事。
七、在奥尔夫节奏游戏中结束。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想像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人格目标 引导幼儿向灵活性和兴奋......
1.发展幼儿思维的发散性、想像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2.让幼儿知道自己的姓名、性别、年龄,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人格目标
引导幼儿向灵活性和兴奋性等创造性人格特征方向发展,培养幼儿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二.游戏准备
(一)物质准备
电话三个,红花,黄花。
(二)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初步了解了电话的问答形式,对自己的'年龄也基本了解。
三.游戏方法
1.引入课题。
2.游戏玩法和规则。
两幼儿分别拿着话筒进行对话,—方问,另一方答,内容可以是一方问另一方的姓名、性别、年龄。回答对的奖给小红花。
3.幼儿熟悉游戏玩法后,教师鼓励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对话,如妈妈、爸爸等。
4.奖给语言连贯的幼儿小红花,对能基本符合要求的幼儿奖给小黄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儿歌《手指谣》是让幼儿认识并知道自己小手上的五个手指头的名称,并能将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在活动开始部分的时候,我伸出画有手指娃娃的手来向幼儿问好,让幼儿一一说出手指娃娃的名称,再让幼儿听着教师的口令相应地伸出自己的手指娃娃来让幼儿熟悉手指的名称。儿歌的内容中用两个手指进行变形的时候都用到了动词“碰、并、捏、翘”,这是幼儿学习儿歌时要重点掌握的一个点,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用到了“重点前置”,把这一重点部分以和幼儿一起来做手指游戏的形式进行了前期的铺垫,为幼儿学习儿歌打下了基础,也符合了小班幼儿“爱游戏”的年龄特点。
活动目标
1、熟悉手指的名称,乐意用手指进行变形和想象。
2、学念儿歌,掌握动词:碰、并、捏、翘。
3、结合手指变形和想象尝试创编儿歌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手指,喜欢有一双能干的手。
活动准备
简易图谱、手指上画上娃娃头像。
活动过程
一、熟悉手指名称。
1、老师伸出一只手,弯曲手指向小朋友问好:小朋友们好!
刚才是谁向我们问好?
2、小手有几个手指娃娃?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字吗?我们来向它们一个个问好。
二、学做动作,理解动词
1、你们的小手上有没有手指娃娃呀?让我来认识一下你们的手指娃娃吧!
2、游戏:听口令:老师说“食指食指碰碰”等,幼儿就作出相应的动作
三、理解儿歌内容,学习儿歌。
1、看看老师的手指娃娃变出了什么?怎么变的?(老师按儿歌内容做动作,引导幼儿用儿歌的语言表达)
2、老师边做动作边完整朗诵儿歌。
3、教师边带领幼儿做动作边把儿歌念一遍。
4、请幼儿分组学念儿歌。
四、尝试仿编儿歌。
1、老师的手指还会变许多的东西呢,看看老师的手指,又变了什么呢?是用什么手指变的.呢?这两个手指是怎么变的呀?
2、我们的手指还可以变出些什么呢?(幼儿自由进行手指变形)
你是用什么手指变的呢?怎么变的?(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儿歌的创编)。
3、完整朗诵创编儿歌。
4、我们再把这首手指谣去念给没来的小朋友听听吧!教师带领幼儿出活动室。
教学反思
在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用手指进行变形,让幼儿来说出变出了什么?是用什么手指变的?是怎么变的?由于前期在玩手指游戏的时候,幼儿已经先接触到了手指变形时所说到过的手指名称和动词,所以在学习儿歌的时候会显得主动,乐意,学习起来也会更感兴趣更容易。儿歌的内容生动有趣,想象模仿的物体又是幼儿平日生活中所接触到的,易被幼儿接受,但是儿歌在变形模仿物体中都用到了个“做”字,很方言的一个字,不易被幼儿所理解,而且儿歌每次变形的物体都是不一样的,好象在玩游戏那样的变这个变那个,我在设计的时候就干脆用“变”字替代了“做”,使幼儿学习起来变得更易理解更顺口一点。由于考虑到是小班的下半学期,而且幼儿对变出来的物体很感兴趣,所以我在设计活动的时候尝试让幼儿进行了儿歌的创编,先以教师用手指做动作,让幼儿进行想象,逐步引导幼儿创编出儿歌的内容,再以幼儿用手指做动作,我及时引导幼儿创编儿歌这两个层次来进行展开。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粉红色和绿色给荷花和荷叶涂色。
2、尝试在给荷花与荷叶的涂色过程中选择不同的平涂方向。
3、体会对比颜色搭配的乐趣。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一盒蜡笔。
活动过程:
一、欣赏儿歌《荷花娃娃》,感知荷花与荷叶的颜色。
教师出示在黑板上已经勾好荷花与荷叶边线的画纸,问:这是什么?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呢?
二、幼儿尝试探索不同的平涂方向。
1、个别幼儿示范涂色教师:你知道荷花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吗?怎样给它穿衣服呢?
教师用同样的方法请另一个幼儿示范给荷叶涂色。
2、讨论涂色的方向教师:他们是怎样给荷花和荷叶穿衣服的?他们是顺着什么方向涂色的呢?我们可以按照什么方向涂色呢?让幼儿迁移自己的已有经验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
三、幼儿尝试平涂
1、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给荷花与荷叶穿衣服。如果你用横向平涂的方法给荷花穿衣服,那么就可以用纵向平涂的方法给荷叶穿衣服。如果你想反过来穿也可以。
2、在涂色穿衣服时候,尽量顺着一个方向涂色,注意不要涂到边的外面。
四、幼儿评价展示幼儿作品,带领幼儿欣赏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荷花娃娃》。